黔东南州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黔东南技师学院
作者:贵阳新东方 时间:2021-06-11 16:08 浏览:159次
摘要: 黔东南技师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9年的黔东南州技工学校和黔东南州水电技工学校。学校一校两牌,分别是黔东南技师学院、黔东南州工业学校,受黔东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黔东...
黔东南技师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9年的黔东南州技工学校和黔东南州水电技工学校。学校一校两牌,分别是“黔东南技师学院、黔东南州工业学校”,受黔东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黔东南州教育局双重领导,属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学校是贵州省十所技师学院之一,是黔东南地区第一所以工科为主、理技一体、特色突出的技师学院。校内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古建筑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贵州省第76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黔东南州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等。
学校荣誉
贵州省省级重点技工学校
贵州省省级示范中职学校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贵州省省级校本研训示范学校
黔东南州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76所
贵州省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黔东南州教学点
黔东南州全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办学规模
凯里主校区规划面积1503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丹寨万达校区300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53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49万册(含万达4.1万册),电子图书11.3万册。在编教职工712人,其中,正高32人、副高178人、博士(含在读)13人、州管专家3人。全日制在校生11577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员10414人。
专业建设
学院突出“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办学重点,重点发展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三大专业集群和十个专业群,开办护理、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工艺美术品设计、畜牧兽医、旅游管理、会计、建筑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学前教育等高职专业46个,其中: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开放实训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
人才培养
学院成立以来,为社会输送高职毕业生3.3万余人, 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就业率达97%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7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均在90%以上。优秀学子获全国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创业英雄百强、百名成才典型、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
科技研发
坚持“激励科技创新、突出科技运用、服务区域发展”科技工作总思路,以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为重点。设立科技处管理机构,建有民族职业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副县级科研机构及植物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研发中心等九个正科级科研机构。近年来,获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220项、取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70项、获得各类专利授权100余项,出版专著21部、出版各类教材70余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00余篇。
社会服务
坚持“融入区域、提升能力、协同推进”社会服务思路,成人学历教育有专科、本科专业70余个,近三年毕业学员10466人;开展农业科技、金融财会、电子商务、旅游、社会工作、医药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培训1.5万人次以上,开展妇幼保健员、按摩师等30个工种技能鉴定近2万人次;为产业培育植物组培苗推广辐射面积近2万亩,总产值3亿元以上,与企业共同开发苗侗医药新产品45个,产值近6000万元。
发展目标
学院秉承“格物精技,敬业乐群”校训,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发展”办学理念,创新“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多元一体集团化办学机制,深推“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师傅带徒”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机制,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着力创建“民族标杆、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地址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二龙路309号
联系电话
0855-8585086
学校官网
www.qdnzjx.cn
- 相关文章
- 清镇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清镇职校 07-09
-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07-07
- 铜仁市交通学校 07-07
- 贵州新华电脑学院 06-30
-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贵阳女职校 06-29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06-29
-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 06-29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6-29
-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 06-28
-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06-28